课程介绍

文章作者:时间:2012-02-20浏览:251

一、 课程性质

        《人体解剖学》课程是体育教育、社会体育专业必修课中的运动人体科学类主干课程之一,属于形态学课程,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细胞和组织的结构,人体器官系统的组成以及生长发育规律。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的位置,形态、结构及主要功能。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形态、结构的影响。掌握运动过程中人体环节的运动规律及体育锻炼的人体解剖学依据。培养学生运用上述理论知识指导体育教学工作的能力。

   二、 具体任务

    培养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及观察标本、模型、活体结构和分析体育动作的基本能力,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毕业后从事体育活动和教学工作奠定基础。

 三、教学目的

    本课程教学应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系统科学思想、现代教学论为指导思想,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,运用进化发展的观点,形态结构与功能相互制约的观点,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,打“基础”与实际“运用”的观点。同时增加教学实践环节,重视实验教学,突出体育专业特点,研究和阐述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各器官、系统的主要功能,探讨体育运动对人体各器官的影响和对外部特征的影响,重视运动技术的解剖学方法分析,为运动技术诊断、运动训练方案制定、运动损伤预防和运动选材等方面服务,逐步培养学生从《人体解剖学》向《应用解剖学》过渡。

 四、教学内容

    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的位置、形态及结构;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形态、结构的影响;掌握体育锻炼的解剖学依据,培养学生观察模型、标本、活体结构及分析体育动作的能力。

五、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

要体现高等体育教育教学的特点,加强基础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容。

要重视《人体解剖学》的生命在于应用。注重运动技术中运用解剖、运动训练中运用解剖、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体型特征和运动选材中应用解剖、以及运动损伤预防中运用解剖。

本课程主要是阐述人体的基本构筑、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组成,主要器官的位置、形态、结构,人体生长、发育规律、青少年解剖结构特点、体育锻炼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以及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。本课程的重点章节为运动系、内脏、心血管系和神经系,其它内容仅作扼要介绍。教学内容分为掌握,简介和自学三类。简介和自学内容将在每章节中分别注明,可供教学参考。

六、教学时数、教学方式、所用教材及参考书籍

本科体育教育专业。人体解剖学教学总学时48学时。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,教学分为讲授、讨论、实验三部分。本课程为考试课、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《人体解剖学》主编:李士昌;主要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《人体解剖学》主编:卢义锦、姚士硕;高等教育出版社《人体解剖学》主编人体解剖学编写组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《人体解剖学》主编:卢义锦;

七、考核方式

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,适应学分制的要求,我们改革了考试方式,实行综合考核的办法,既理论部分采用笔试(占 60%),实验部分采用抽题口试(占20%),平时考核包括作业占20%。为了解决学生离开实验室后难以看到形态逼真的人体解剖学图片,我们在校园网上建立了人体解剖学图库,便于同学们上网随时学习。为了解决人体解剖学课中知识点多,基本名词、概念多而难以记忆的问题,我们采取随堂提问和师生互动的研讨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习效果。

返回原图
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