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发展历史沿革

文章作者:时间:2012-02-20浏览:1184

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

  《运动解剖学》是一门重要的理论基础课程,是体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先导课程。它在体育学科及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。

《运动解剖学》在自然科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,解剖学的每一个重大进展对体育运动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例如,解剖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早在公元三百多年前就对人体进行解剖研究,对头骨进行了正确的描述,开创了人体解剖学。在公元十六世纪,著名大师达芬奇对人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,绘制人体解剖图谱,对人体进行了精细描绘,维萨里的《人体构造》解剖学巨著,奠定了现代运动解剖学的基础。达尔文的《物种起源》提出了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理论,为探索人体结构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武器,为体育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
    滁州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,1950年建校以来经历了滁县师范、安徽师范大学滁州教学点、滁州师专、2004年升格为滁州学院。自建校以来体育教育专业一直是该学校重要学科之一,随着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,在原体育教育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社会体育专业。《运动解剖学》一直为体育教育、社会体育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。多年来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直沿用国家教育部统编教材,1990年开始使用我国第一部高等师范体育专业《人体解剖学》教材,1998年为了全面落实国家教育部颁发的《全国普通高校二、三年制体育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方案》经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二、三年制体育教育专业教材《人体解剖学》,升本以来我们使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系列教材之一《运动解剖学》。在教学上,教师为了本课程建设和发展全身心地投入。从基础做起,对课程建设和发展进行科学化、规范化管理,建立并健全了各种教学管理档案。在教学环节上,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,强化了专业理论教学各环节,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培养目标,编写了教学大纲,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教学反馈体系,使教学全过程有规可循、有章可依。在课程讲授方面,由过去的60学时缩减到48学时。虽然学时数减少,在教学过程中,教师能因材施教,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,保证了培养目标的实现。

   在教学手段上,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,自行制作多媒体课件,理论课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使用达100%,在原有的教学型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,开发制作助学型多媒体课件,通过校园网使解剖形态学教学内容直观、形象,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的形态结构,便于学生自学和复习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、综合分析能力,同时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。在教学上我们艰苦努力,不断探索,大力推进教学方法、教学手段和考试内容方法的改革和创新。改变了传统老师一支粉笔、一块黑板、一张挂图教学局面。我们实行了闭卷、开卷、口试、实践等多种形式的考试方法。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运动解剖学认识的兴趣,我们将运动系统与术科课堂实践内容结合起来,使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,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应用。在教学科研上,我们积极参加国家教育部教材委员会《运动解剖学》大纲和教材的编写工作,同时通过教学实践发表了多篇论文。

 

 

返回原图
/